A019-再議鋁箔復合中的控制難點和應對實操方法
鋁箔復合是無溶劑復合工藝的一個難點結構,對其控制方法我們之前做過簡單介紹,下面我們從實際操作角度做更詳細的說明。?
一、鋁箔復合的基本工藝方式?
通澤從2008年就開始無溶劑鋁箔復合各種試驗,力圖獲得成功經驗。根據我們多年的研究和試驗,鋁箔復合可以進行批量生產,但大面積推廣其可靠性仍有待提高。
鋁箔復合許多用戶都覺得比較難掌握,產生問題的主要根源在如下方面:鋁箔屬剛性基材、厚度很小,而膠黏劑初粘力比較低,難以形成良好的初期貼合。
鋁箔復合通常都是三層或四層結構。我們向用戶推薦兩種方法:分步法和一步法。
1.?分步法。所謂分步法就是一次進行兩層復合,三層結構分兩次完成,四層結構分三次完成。
兩次復合之間可以采用完全固化或部分固化的方式。
我們強烈推薦部分固化方式,即在復合后固化2-4小時內進行下一次復合。
部分固化方式是通澤的原創,既可以減少背透故障,又可以縮短生產周期、提高效率。
2.?一步法。所謂一步法三層或四層復合一次性完成。當然,這需要相應的設備作為前提。
工藝方式不同,出現問題的情形有所不同。根據我們多年與用戶合作的經驗,提供幾種常見問題的應對方法。?
二、幾個常見難點的應對操作
一) 復合白點
這種情況在PET(印刷膜)/鋁箔復合中較常見。
相對而言,鋁箔類膠水比其它軟包裝膠水粘度更高,更容易出現多色油墨厚度分布不均,導致熟化過程中膠水難以完全填充油墨中的凹坑,外觀上產生白點(見圖1)。
主要應對方法:
1)選用合適的油墨;選用顆粒較細的油墨,可以適當減少上膠量。
2)適當降低機速;機速控制在100-150m/min。
3)合理設置各鋼輥溫度。計量輥溫度40-45℃,涂布鋼輥50-55℃,復合鋼輥溫度45-55℃。當然,這些要根據膠水特性選擇。

二) 膠水滲透反粘(背透)
這種情況在普通鋁箔復合中較為常見。
出現這種現象的基本原因是:鋁箔本身有一定數量的針孔,而膠水固化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,在固化過程中膠水在卷內壓力的作用下通過鋁箔針孔滲透,導致反粘,俗稱背透。
主要應對方法:
1)選擇針孔數較少的鋁箔。鋁箔的厚薄與鋁箔的針孔是有直接關系的,一般鋁箔越厚針孔就會越少,針孔越少復合的難度也會降低。建議選擇A級以上、6.5μm-7μm的AL。
2)選擇高粘度膠水,如聚氨酯蒸煮級膠水、AL專用高粘度膠水等。因為鋁箔復合的速度一般在100-150m/min居多,而正因為相對較低的復合速度,則需要選用黏度較高的膠水。黏度較高的膠水,分子量比較大,流平性相對平穩,這樣一來就較難滲透到鋁箔的針孔中,從而極大減少了膠水反粘的現象。
3)PET/鋁箔復合完再復合內層時中間時間合理控制。中間時間一般控制在2-4小時。?
三) 收卷滑卷
這種故障在鋁箔/PE復合時較容易出現(見圖2)。
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膠黏劑初粘力低,當上膠量增大時,基材間的摩擦力就會減小,加上復合層之間有一定空氣,在大壓力或者大張力的時候就容易出現相對滑移。
主要應對方法:
1)合理控制上膠量,在設備降速時適當減小上膠量。上膠量是導致無溶劑復合中出現收卷滑卷最為敏感的因素。每種材料本身的特性決定了自身的摩擦力,所以每種材料復合時,我們先要找到造成收卷滑卷的上膠量臨界點。例如:鋁箔/PE上膠量一般控制在1.3-1.5 g/m2,根據PE膜厚度適當調整,PE膜越厚上膠量越大,降速時上膠量控制在1.1-1.2 g/m2。還有PET/AL/PE結構,一般無溶劑復合PE層,造成該結構滑卷的上膠量臨界點一般在1.3g/m2左右,那我們把上膠量定在1.1 g/m2-1.2 g/m2即可。
2)調整收卷壓輥壓力和壓輥切面。無溶劑復合中,收卷壓輥的控制也非常關鍵。收卷壓輥可以改變收卷材料的松緊度,保證收卷不滑卷,收卷壓輥則需做到以下兩點保障:
·收卷壓輥與收卷材料的平衡。
·氣壓0.05MPa左右。
另外通過壓輥調節螺絲調整壓輥與紙管切面平行。
3)妥善控制收卷張力。收卷張力越大,收卷時,材料會越緊,收卷也是越容易滑卷的。
例:PE/PE結構,初始收卷張力設定13kg,上膠量1.3g/m2,收卷出現滑卷,上膠量改為1.1 g/m2后,還是會時不時出現滑卷。再減小上膠量則不能保證剝離強度,這時收卷張力在保證無卷芯皺情況下盡量地小。

四) 收卷軟皺
這種情形多為發生在卷芯和接頭部位(見圖3)。
主要應對方法:
1)使用較好的管芯或印刷版輥做管芯;設備運轉中觀察收卷壓輥沒有跳動。
2)合理控制收卷張力和錐度。? 建議基材寬度為1000毫米時,收卷張力40-50Kg/全寬,錐度60%-80%。

(供稿 劉文濤 左津津)